【战友美文】孙明勇老领导的《晨练日记》是个“百宝囊”,啥都有哈[赞][笑]这次不用我(郭磊)“多言”[呲牙]高绪平老领导的评论中“赞”得很清楚:“孙团(注:孙明勇是团长转业的),古炮台资料珍贵!你考察多年,记叙详尽!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档案史料!尤其你从一个作训处长的视觉,观察古炮台的过去、现在,丈量了它的地位作用,论述了它的价值!让人为之一振!你可谓细心人、有心人!你这晨练不仅练胳膊腿,还练大脑智能!佩服你的观察能力,记忆能力,分析能力,表述能力!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!给你的日记点个西炮台盘的赞!”[赞][作揖](注:图片除注明网图外均为作者拍摄)
《晨练日记一一古炮台之说》
文/孙明勇
位于烟台市芝罘区西北部通伸岗上的西炮台公园,海拔106米,面积为10.7公顷。山上因建有与东炮台相对峙的古海防炮台,而故称西炮台。这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海防军事要地。
西炮台所在的小山,名字本来叫通伸岗,又称“通伸山”。现在的芝罘区,在历史上属福山县域。《福山县志》记载:“因其麓有古石臼欹侧,水自中出,不冻不涸,名通伸泉”,神与伸同音,故山名通伸山(又称通伸岗)。这个山泉位于山顶东北侧山腰合水线处。是一口小水井,至今常年有水,溢出的水渗流到山脚下修建的一座小水库中。这个山泉是西炮台历史的见证。
一、西炮台设防的时间之说
近些年来出现了两种说法。
说法一:古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年
史传在清光绪二年(公元1876年)时,为加强防御,在此修筑了圩围望楼。到了光绪十三年(公元1887年),又增修了炮台。当时身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,积极推进洋务运动,在军事上引进西方先进设施,遂于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聘请德国技师监修炮台,扩而建之,并引进了德国弗里德里希?克虏伯炮装备炮台,始成今日之规模。1901年,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。其中条约规定:“……拆毁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。”于是清政府下令将西炮台的炮机拆除,炮身与炮座于1938年被日军侵烟时拆毁。这是多年来的一种说法,也称“正说”。
说法二:西炮台古城堡建于明朝
近些年来,又提出了新的说法。
据张春钺先生网上发文介绍说,烟台市区(指现在的芝罘区境内)共建有两座古炮台。
一座是东炮台,位于海滨岿岱山上(现烟台海军航空大学的东侧海岸),称东炮台。它系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授意,始建于1891年,于1894年8月竣工。此时,中日甲午海战已经结束一个月了。对此说法,至今无疑议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但他认为, 关于西炮台何时构筑的说法有疑议。
一直以来,大家习惯把西炮台也说成是清朝光绪二年(公元1876年)筑建的。这个说法是不太符合历史背景和逻辑推理的。
近年来,烟台奇山文化研究会,对这一疑问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严密考证后提出:西炮台始建于明朝,是和“奇山所城”同时开工兴建起来的。
西炮台位于通伸山之巅,面向万里海疆,扼守京津门户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明朝迁都到北京后,为了保卫京城,抗倭御寇,宣德六年(公元1431年)派武略将军管军副千户、27岁的张升,调任奇山守御千户所任正千户,率副千户7员、百户10员、军士1120人,屯田67顷50亩。在他的主持下,经过军民近十年的努力,终于在奇山脚下筑起一座军事城堡,即后来的所城里古城(位于南大街南侧、胜利路东侧。现于2021年整修完毕,成为烟台繁华的旅游景点之一)。并在城北海边的小山上筑起墩台,以狼烟报警,是为烟台(现在的烟台山),使烟台成为东部沿海的守御屏障。
而西炮台也应是在同时所建。除御敌外,每日中午时分,还放“午炮”,以示时辰(当时尚无钟表)。
西炮台占地17万余平方米,由瓮城、城墙等组成。进入西炮台时,要首先要入瓮城南门,城里便是西炮台城墙的南大门,大门上额镌刻着“东蕃”两个烫金大字。
进入大门,7000平方米的演兵场豁然开朗。
穿过演兵场,沿着西侧马道北行不远,再向右转,沿着由青石铺就的台阶而上,便是一座半地下的指挥所。占地580平方米。具体建筑用淡红色的石岛石砌成,庄重古朴。指挥所外中门上额横书“威振罘山”四个金字,所内中门顶上横书“巩金汤”三个字。该建筑内有三门四室。通道两侧为指挥室、官兵营房及弹药库。指挥所两内两侧刻着阴阳八卦图案。
沿指挥所东侧石台阶向上走,便是望台。
西炮台共建有七座炮台,分布在圩墙的四周,现仅可见两座保存完好,其它炮台仅有遗址可见。
炮台之间用城墙连接,总长约700余米,依山就势,蜿蜒而建。城墙上有射孔200余个,墙的内侧设有跑马道。
比较一下东西两座炮台的建筑材料、建筑风格等因素可以看出,两座炮台应是在明清两个朝代分别建成的。
西炮台城墙是用大黄米汤汁与三合土调合而成的,而东炮台是砖石结构。查史料可知,朱元璋开国后,即在全国设立329个卫,并在边疆重镇特设65个守御千户所。在沿海重镇均设有“台”。试想奇山守御千户既然担负守卫京津门户的重任,岂有不设炮台之理?所以西炮台圩围及炮台的构筑应是始于明初。后来又经过晚清时期的增修,并增加了同东炮台一样的德国造的大炮和建筑设施,才有了现在的形态。
相比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东炮台而言,西炮台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了。它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较完整的封闭式炮台设施群,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、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。
以上对西炮台历史的两种说法,现在流行的是第一种说法,但第二种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。
二、西炮台公园的与时俱进
历史在发展,时代在前进。随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。西炮台这座古代军事设施,也随着时代的发展,适时地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容,贴上了新的标签。
上个世纪的70年代时期,西炮台这座古建筑的四周坡地,还是种庄稼的田地。那个时期就叫“西炮台。
在改革开放后,烟台地区行署逐步加强了城市建设,重点对当时的烟台市(现芝罘区)的城市建设加强了领导,1979年这里被辟为“西炮山公园”。
1980年春天,时任烟威警备区第二任司令员的范天恩(抗美援朝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的老虎团团长,和后来分别任总参作战部、防化部、军务部副部长),率机关干部(笔者也在其中)在西炮台古瓮城南坡一大片荒地,栽植了从北京弄来的桧柏,现已郁郁葱葱,参天成林,市民们在树林中幸福的休闲娱乐着。他虽然到1983年离休不久就回到了北京,在烟任职时间较短,但是给烟台人民留下了一片值得怀念的“纪念林”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1991年,市政府对西炮台公园进行了整修,并在演兵场放了数门不同种类的近代火炮和坦克等,1992又定名为“西炮台国防公园”。
这个名字是名符其实的。这里既有古代军事建筑,又有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开始构筑的部队国防工程。还有在1969年以后,构筑的地方人民防空工程,并在山顶的“了望台”上,安装了防空警报器,成为了烟台市人民防空指挥所。
市政府还把此地作为了“国防教育基地”。
在2007年,为了创建“烟台文明城市”,市政府又投资对整个公园(包括北面的烈士陵园)实施了全面修整,进行了硬化美化绿化建设,使整座公园变得美丽宜人。
近些年,该公园的名称除了“西炮台国防公园外,又加贴了①“全民健康主题公园”、②“芝罘区国家安全主题公园”、③“通伸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”。给这座历史古建筑赋予了新的内容,贴上了新的“标签”。
国防公园话国防,
国防强弱系存亡。
牢记历史思安危,
勿忘国耻当自强。
美帝西方掀恶浪,
遏我中华舞大棒。
强国强军筑长城,
同仇敌忾灭虎狼!
( 2022.1.25明勇手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