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成都发展 时政

成都城市理想(成都城市理想会所电话)

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-05-05 07:37:00 浏览635 评论4

4人参与发表评论

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

“成都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,生态本底良好、发展活力强劲,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,形成了初步成果,具备进一步深化示范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。”

3月16日,由国务院批复同意,由国家发改委、自然资源部、住建部联合印发的《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正式公布。《方案》中的第一句话,给出了选择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答案。

实际上,成都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路径上已经探索了四年。按照《方案》提出的目标,到2025年,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,历史文化名城特征更加彰显,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性大幅提升,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,营商环境优化提升,城市治理体系更为健全;到2035年,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,园中建城、城中有园、推窗见绿、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,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全面建成。

“构建新发展格局,需要城市加快探索转型发展的路径。”四川省决策委员会委员盛毅表示,尤其是后发展的西部大城市,目前普遍也遇到了国内外大城市存在的问题。如何不重蹈传统发展模式,按照理想的城市愿景,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,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,公园城市将提供成功范本。

公园城市激发成都活力

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,自从2018年以来,天府新区4年来展开了诸多先行探索,正从大尺度营城建设转化为精细化场景营造。

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负责人介绍,随着天府新区城市空间格局成型,人口和产业随之快速聚集,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人,如何看待这座城市,与城市共同成长、产生链接,这是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“2.0版本”着力要解决的问题。

上述负责人表示,天府新区转向通过“人的视角”去谋划公园城市,一方面是探索建立一套公园城市指数体系,直观表达人对城市的感知;另一方面,瞄准街区空间,打造功能业态融合的“理想街区”,实现“老百姓走出门就像在自家花园”。

不仅是天府新区,公园城市的建设已在成都如火如荼。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注意到,成都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到示范区,正以新发展理念为“魂”、以公园城市为“形”,先行先试,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内涵式进阶。

一方面,此前发布的《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》中,按照“景区化、景观化、可进入、可参与”理念,截至目前,成都建设各类公园总数已达到1305个,各级绿道累计建成5188公里。

另一方面,成都在2021年初实施“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”,其中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、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、生态惠民示范工程、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、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等。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市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营造公园城市新场景。

仅在2021年,成都实现市级年度重点项目投资完成1904亿元,超额完成22%;区(市)县滚动实施项目4344个,全年完成投资3433亿元,超额完成9.7%。今年,成都还将计划统筹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项目119个,总投资12507.3亿元。由此,全面提升了城市在疫情考验下的韧性和柔性,凸显出幸福的温度。

就此,盛毅认为,成都不仅生态本底良好,而且发展活力强劲,还在公园城市建设探索上走在了全国前列,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实践成果,具有明显的优势。“公园城市理念深入人心,形成居民共识,有利于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。组织机构和运行规则基本完善,目标任务具体,实施细则明确,能够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。”

新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

“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、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、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。”在《方案》中,对公园城市的未来做出了如此三个方面的清晰定位。

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解读认为:

第一,“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”的定位:成都建设公园城市,要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、现有开发强度、发展潜力,促进人口分布、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,充分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使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机生长,率先塑造城园相融、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。

第二,“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”的定位:成都建设公园城市,要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、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、人尽其才的就业创业机会,把城市发展成果具化为人民美好体验,使人在城市中实现价值、城市因人而更加繁荣,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。

第三,“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”的定位: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,城市治理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。成都建设公园城市,要创新治理理念、治理模式、治理手段,全面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,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,率先探索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。

“这充分说明,绿色发展是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基础条件,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。”盛毅认为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,同时推动减污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阶段,“成都的目标不只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而是全面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体系,实现绿色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”。

此外,《方案》提出了四个“着力”,即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、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,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、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,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、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,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、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,分别从环境、民生、经济、治理四个方面推进。

“成都将城市现代化建设任务全面融入公园城市建设中,以公园城市建设统揽城市高质量发展,统筹生态、生活、经济、安全需要,全面推进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建设,使之成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一流城市。”盛毅说。

开拓创新探索新路径

“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,深入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,锚固‘公园城市首提地’印记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。”在日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王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她看来,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,天府新区已经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,而且在持续推动城市空间形态、发展策略、营城路径、治理方式全方位变革。

“建议支持和指导天府新区开展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,推进公园城市标准化发展指数创新研究。”王麒希望能够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步入标准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、精细化的发展轨道,在全国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成果。

王麒表示,碳中和与公园城市在“可持续”特性上,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,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路径,是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范式的创新实践,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的创新动力,是公园城市构建资源节约、和谐共生空间格局的创新路径,是公园城市打造低碳绿色生产、生活方式的创新模式。

这也正是此次《方案》的期望所在。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前述负责人表示,“成都建设公园城市,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城市实践,有利于在探索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实践、城市人民高品质生活新方式、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、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等方面,积累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。”

“公园城市建设,为成都市抢占现代化城市建设制高点,提升城市知名度,全面优化要素配置,强化对人才、科技、先进项目等的吸引力,提供了新的机遇。”盛毅认为,公园城市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探索,如何科学把握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,如何统筹运用各种资源全面协同推进,如何提高规划编制、投资引导、建设管理等的质量,如何尽快取得成功经验作出示范,如何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,如何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,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,实现生态价值转换,如何建立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等等,都提出了很高要求。

“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,每前行一步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,都需要尽力而为和开拓创新。”盛毅强调说,《方案》的发布标志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进入全面系统推进阶段,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和大力支持下,将通过先行示范,创造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,为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提供经验借鉴。

群贤毕至

访客
瑰颈汐鸠 瑰颈汐鸠2022-06-13 06:01:53 | 回复 建设统揽城市高质量发展,统筹生态、生活、经济、安全需要,全面推进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建设,使之成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一流城市。”盛毅说。开拓创新探索新路径“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,深入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,锚固‘公园城市首提地’印记
弦久纵遇 弦久纵遇2022-06-13 05:23:12 | 回复 ,提升城市知名度,全面优化要素配置,强化对人才、科技、先进项目等的吸引力,提供了新的机遇。”盛毅认为,公园城市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探索,如何科学把握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,如何统筹运用各
嘻友池予 嘻友池予2022-06-13 03:39:56 | 回复 按照《方案》提出的目标,到2025年,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,历史文化名城特征更加彰显,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性大幅提升,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,营商环境优化提升,城市治理体系更为健全;到2
竹祭瑰颈 竹祭瑰颈2022-06-13 08:01:00 | 回复 实现市级年度重点项目投资完成1904亿元,超额完成22%;区(市)县滚动实施项目4344个,全年完成投资3433亿元,超额完成9.7%。今年,成都还将计划统筹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项目119个,总投资12507.3亿元。由此,全面提升了城市在疫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