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海团城
北京北海的团城到现在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。其位置在北海南门外西侧。它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屿。在大辽时,因开挖湖泊堆积泥土日渐形成了水中岛屿,此处称之为“圆砥”。金灭辽后,金世宗完颜雍于大定三年至十九年以琼华岛为中心建造太宁宫,又将挖湖的泥土扩充琼华岛和圆坻,元代在其上增建仪天殿,明代重修,改名承光殿,并在岛屿周围加筑城墙,墙顶砌成城堞垛口,初步奠定了团城的规模。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,增建了玉瓮亭。这个规制一直沿用到了今天。
如今团城已经成为帝都著名的古园林文化遗址。这座号称“世界上最小的城堡”团城以其拥有古树、玉瓮和白玉佛三件珍宝而闻名于世,今天让老猪带大家走进这里,在实地讲讲关于这座皇家园林背后的故事。
作者/拍摄:老猪的碎碎念
打卡点:北京,西城区,北海团城。
行脚系列之走进团城。
如今的团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这块1961年获选文保碑背后还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,那是在解放初期,北京城要进行全面的市政建设和改造工程,团城因挡住了规划中的东西干路,曾经被要求施工部门拆除。这时建筑学专家梁思成听闻此事后急中生智,邀请周总理去团城散步。城头上,两人畅谈历史,琼岛美景尽收眼底。 此时梁先生说出了团城拆除在即的消息。总理闻听立即给市政府至电,终于保护了这座中国皇家最小的城垛。
文保牌,得来不易呀
从东面“昭景门”拾阶而上,经过“罩门”便来到团城上。
既然文首提到团城的三大宝贝,那咱接下来就一件一件的将其公之于众,这第一件便是下面的元代玉瓮。
这尊玉瓮高六十三厘米,内膛深五十七厘米,据说能装入三十多石美酒。相传是元世祖忽必烈为犒劳将士而特制的酒瓮,瓮身四周刻有云涛、胶龙、海马,鱼龙出没,波涛汹涌,其雕刻之精美,形象之生动,堪称鬼斧神工,此玉瓮原来放置于琼华岛广寒殿中,后殿宇顷颓,玉瓮辗转流落到西华门外真武庙里被道人做腌菜缸使用,后被乾隆慧眼识珠用千金购得,将其移置北海团城的承光殿前,并建石亭加以保护。这个石亭便是照片中的这座,当然,诗狂乾隆帝万万不会放过作诗的机会,他在安置完玉瓮后,思如泉涌,立刻吟诗一首,内容如下:
元史世祖至元间,初成渎山大玉海,
敕置广寒碧殿中,逮今五百有余载。
青绿间以黑白章,云涛水物相低昂,
五山之珍伴御榻,从臣献寿欢无央。
监院道房曾几历,仍列承光似还璧,
相望琼岛咫尺近,岂必铜仙独泪滴。
和阗玉瓮昨琢成,质文较此都倍赢,
周监在殷殷监夏,一经数典惕予情。
并且乾隆毫不意外的把他的这首《玉瓮歌》刻在了大玉瓮的底部,至今犹存。
团城的这第二件宝贝便是承光殿中的玉佛,这承光殿是团城的主体建筑,初建于明代,原为圆殿,清康熙二十九年重建时改为方形。大殿座北朝南,重檐歇山顶,四周推出单檐卷棚抱厦,使其殿宇平面呈折角的十字形,号称有“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”,样子与故宫的角楼一样玲珑工巧。至今保存非常完好。
在殿中有两幅楹联,前面为清咸丰皇帝御笔“九陌红尘飞不到;十州清气晓来多。”后边为慈禧御笔“七宝庄严开玉镜;万年福寿护金瓯。”上悬匾额为“大圆宝镜”。感觉慈禧的墨宝还是非常像其老公咸丰的。
北面正中的须弥座上便是玉佛本尊,她是用整块纯正的白玉雕琢而成。高1米6,据说是清代光绪二十二年明宽和尚从缅甸募化奉献给慈僖太后的,慈禧太后大喜,后安排李莲英将其安置在承光殿中,1900年,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,团城内的各种珍奇古玩也被洗劫一空,这尊搬不动的玉佛就成了他们的出气筒,玉佛右臂上至今还留着侵略者砍下的刀痕。
殿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,绿剪边,飞檐翘角,殿内中央有四根巨大的井口柱,井口天花之圆光为二龙戏珠,岔角绘鹤。
团城的这第三宝便是至今已有八百多岁的高龄古松,据说它是金代所植,曾经给乾隆皇帝遮荫纳凉,乾隆就效仿秦始皇游泰山封“五大夫松”的故事,御封团城上的这棵古松为“遮荫候”,开松柏列爵王候之先河。
“遮荫候”的前后,南北各矗立一棵高大的白皮松,它们也是金代所植,绿冠高达30多米,白干周长达5.1米,就像两位威武的将军守卫在承光殿前后,所以乾隆御封它们为“白袍将军”,并写下了《古栝行》一诗.......幸好树上没地刻,不然就......
“白袍将军”
至此,这座历史悠久的团城便游览完了,在团城内香气扑鼻的丁香花开的正欢,绿树白花在红墙的映衬下显得更美,不知它们是否也在怀念曾保护过它们的梁先生呢?有时候,无论一个社会曾经多么混乱和荒唐,总会有一些人坚强支撑起了民族的危亡,艰难的保护并挖掘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,带领我们实现民族自尊和自信,这些人足以代表整个民族的素质,它们应该受到我们特别尊重与礼敬。